当我们上下楼梯时感到膝盖酸痛,或者久坐后站起觉得膝盖僵硬时,常常会自言自语一句:“唉,老了,膝盖不中用了。”膝骨关节炎(Knee Osteoarthritis, KOA)确实是一种与年龄高度相关的退行性疾病,但把它简单归结为“老了”,不仅是一种误解,更可能让我们错过了早期干预和有效治疗的最佳时机。
一、什么是膝骨关节炎?
您可以把自己的膝关节想象成一台精密轴承。两块骨头的接触面覆盖着一层光滑而有弹性的“垫片”——关节软骨。它负责缓冲压力、减少摩擦,让我们的活动顺畅无阻。而膝骨关节炎,本质上就是这个“垫片”的磨损和老化。
随着年龄增长、过度使用、肥胖、创伤或遗传等因素的影响,关节软骨会逐渐变得粗糙、变薄,甚至大面积剥落。失去了软骨的保护,骨头就会“硬碰硬”,导致疼痛、肿胀、僵硬和活动受限。严重时,关节边缘还会代偿性地长出“骨刺”(骨质增生),进一步加剧疼痛。
二、除了“疼”,还有哪些信号?
1. 疼痛:通常是首发症状。初期为间歇性隐痛,上下楼梯、下蹲时明显。后期可能发展为持续性疼痛,甚至在夜间静息时也会痛醒。
2. 僵硬:尤其是早晨刚起床时,或者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后,关节会感觉“锈住了”,需要活动一会儿才能缓解(通常不超过30分钟)。
3. 肿胀:由于关节内滑膜发炎,分泌过多液体,导致关节肿胀。
4. 摩擦感(骨摩擦音):活动膝盖时,可能会听到或感觉到“嘎吱嘎吱”的响声,这是粗糙的关节面相互摩擦的结果。
5. 活动受限:关节屈伸角度变小,无法完全伸直或下蹲,严重影响日常生活。
三、我们该如何应对?——阶梯式治疗策略
面对膝骨关节炎,我们并非束手无策。现代医学推崇“阶梯化治疗”理念,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,从基础到高级,步步为营。
1. 基础治疗(所有患者的基石): 健康教育:了解疾病,建立合理预期。
2. 体重管理:减轻1公斤体重,膝盖负荷可减少4公斤。这是最经济有效的“药物”。
3. 运动疗法:避免爬山、爬楼、深蹲等伤膝运动,转而进行游泳、骑自行车、平路快走等。同时,加强股四头肌(大腿前侧肌肉)的力量训练,肌肉是膝盖最好的“天然护膝”。
4. 物理治疗:如热敷、冷敷、针灸、按摩等,有助于缓解症状。
5. 药物治疗: 在医生指导下,使用非甾体抗炎药(如布洛芬)来消炎镇痛,或使用外用膏药等。
6. 修复性治疗(当基础治疗和药物效果不佳时): 关节腔注射治疗:这是介于口服药和手术之间的重要桥梁。主要包括注射玻璃酸钠(又称透明质酸钠)和糖皮质激素。前者为关节“补充润滑油”并滋养软骨,后者用于快速控制严重炎症。
7. 富血小板血浆注射:利用自身血液中的生长因子,促进组织修复,是近年来兴起的生物疗法。
8. 重建治疗(终末期选择): 当所有保守治疗均无效,疼痛严重影响生活时,可考虑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,这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膝骨关节炎最成功、最有效的手段。
结语:
膝骨关节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它提醒我们需要更加关爱自己的身体。不要等到“轴承”完全磨坏了才想起保养。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,积极进行早期干预,完全有可能让您的膝盖“老”得慢一些,陪伴您更长久、更舒适地行走在人生道路上。
 |